网站首页技术中心 > 日本SMT超声分散机UH-50在化妆品生产研发中的运用解析
产品中心

Product center

日本SMT超声分散机UH-50在化妆品生产研发中的运用解析

发布时间:2025-04-02 点击量:238

日本SMT超声分散机UH-50在化妆品工业中的应用,本质上是通过高频超声波空化效应(20-50kHz)和微射流冲击力(局部压力可达1000bar)实现的物理分散技术。以下从技术原理、工艺优化及行业趋势角度展开分析:


1. 核心作用机制

  • 空化效应
    超声波在液体中产生周期性压缩/膨胀,形成微米级气泡并瞬间崩塌(持续时间约0.1μs),释放冲击波(速度可达400m/s),强力打破油/水界面膜。

  • 微射流剪切
    气泡崩塌时产生高速液体射流(速度>200m/s),剪切力可达10⁷ s⁻¹,远高于高压均质机(10⁵ s⁻¹),能有效解团聚纳米颗粒。

  • 温度控制
    脉冲模式(工作/暂停比1:1)可将温升控制在±2℃内,避免热敏成分(如维生素C、多肽)失活。


2. 细分应用技术解析

(1)乳化体系(乳液/面霜/精华液)

  • 粒径控制
    可将油相(硅油、角鲨烷等)分散至100-300nm,形成透明/半透明纳米乳液(传统均质机仅达1-5μm)。
    案例:含5%维生素E的O/W乳液,经UH-50处理后粒径D50=150nm,常温储存6个月无分层。

  • 活性物保护
    低温分散避免抗氧化剂(如白藜芦醇)热降解,生物活性保留率>95%。

(2)彩妆(粉底/唇彩/眼影)

  • 颜料分散
    对二氧化钛(TiO₂)、氧化铁红等难分散颜料,30分钟处理可使粒径从10μm降至0.5μm,显色度提升30%。
    关键参数:能量输入需控制在150-200W/cm²,避免过度破碎导致色相偏移。

  • 触变性优化
    通过控制超声时间(通常3-5分钟)调节流变特性,使唇彩的粘度恢复率(触变环面积)达90%以上。

(3)纳米功能化妆品

  • 纳米防晒剂
    纳米ZnO(50nm)在UH-50处理下可稳定分散于油相,SPF值较微米级提升2倍,且无白浊现象。
    注意:需配合表面改性剂(如聚二甲基硅氧烷)防止再团聚。

  • 抗菌纳米银
    10ppm纳米银(20nm)分散于凝胶基质,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抑菌率>99%(ASTM E2149测试)。


3. 工艺升级对比

指标传统工艺UH-50超声分散
乳化时间30-60分钟5-10分钟
粒径CV值>15%<5%
活性成分损失率10-20%<3%
能耗(每公斤产品)0.8kWh0.3kWh

4. 行业技术趋势结合

  • 绿色化妆品需求
    超声分散可替代传统乳化剂(如PEG类),减少30%表面活性剂用量,符合欧盟EC No 1223/2009法规。

  • 个性化定制
    微体积处理能力(最小0.1mL)支持实验室级小批量生产,适用于定制精华液(如干细胞培养液添加)。

  • 3D打印化妆品
    为高精度打印提供均一化原料(如含色素的透明质酸凝胶,粘度需控制在500±50cP)。


5. 设备选型建议

  • 探头配置

    • φ3mm钛合金探头:适合高粘度体系(如蜡基唇膏,粘度>10,000cP)

    • φ10mm玻璃探头:处理低粘度透明溶液(如化妆水,避免金属离子污染)

  • 扩展功能

    • 选配真空脱气模块:减少乳液中的微气泡(关键用于透明精华液)

    • 在线监测系统:实时追踪粒径(通过DLS传感器反馈调节功率)


6. 挑战与解决方案

  • 纳米材料安全性
    需配合动态光散射(DLS)检测,确保纳米颗粒(如TiO₂)不穿透角质层(粒径>30nm)。

  • 工业化放大
    建议采用多探头并联系统(如6×1000W模块),实现200L/h的连续生产,同时保持批次一致性(RSD<3%)。

该设备通过物理场精准调控,正在推动化妆品从"经验配方"向"计算材料学"(如通过声场模拟优化分散参数)升级,成为功效型化妆品开发的核心装备。